《国之当歌》 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5-10-09 来源:

13级戏剧表演班 綦洋

     2015年10月1日下午,举国同庆祖国66周年的生日诞辰,我们戏剧表演专业三十多位同学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和对专业的热爱在老师的带领下井井有序地来到上海大剧院,参观一场宏伟的红色音乐剧—《国之当歌》。

    之前所接触的大部分是现代音乐剧,对于这样的红色音乐剧,我们都比较陌生。一进入大剧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舞台布景,红色的主色调加上壮观的电子背景,我们立即被宏伟壮观的视觉即视感所震撼到了。

     随着激烈宏伟的音乐响起,音乐剧慢慢拉开了帷幕,精彩感人的表演也随即慢慢开始……

    整场剧中,作为观众的我经历着很多复杂的情感,惊叹、惊喜、感动、悲哀……一整场剧,一幕幕的场景,一段段演员的独白,每一个灯光特效,吟唱的每一首歌,仿佛使我也经历着这过去的国难,心中不免有些悲叹。最让我记忆犹新的一幕戏是当一个演员急匆匆地说道:“长城还在,我们永远不会离开”,这短短的一句话,勾起了我内心最深的爱国情怀,使我不禁想起了很多:和平的当下,是前辈们用血汗拼搏而来,当初中国被外敌所侵,他们万众一心,只是为了一个目标—把侵略者赶出我们的中华,那时的他们牺牲了自由、家庭,亲情或是爱情,在他们眼里,国泰民安比一切都重要,作为后辈的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更是要为祖国以后的繁荣昌盛的付出自己的努力。

    当整场戏圆满的画上了句号,全场演员站上舞台向全体观众谢幕,此时此刻,我觉得才是整部剧最精彩最棒的高潮,当台上的演员向观众鞠了第一个躬的时候,全场观众不自觉地站立,举起手上的红旗,看着全场高低不平的红旗飘飘飞扬,如同每个爱国的中华儿女内心对于我们伟大的祖国最炽热的热爱与信仰。

    这次《国之当歌》红色音乐剧的观看,对于艺术专业的我们,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更是一次学习与艺术修养的提高。让台下的观众感受到舞台上表演者的渲染力,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素质。作为还在学习阶段的我们,多看演出,多向演员学习,是一堂必修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我们不会辜负前辈们的付出,也不会辜负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去更加美好的明天。

\"\"

\"\"

 

原创音乐剧《国之当歌》介绍

    音乐剧《国之当歌》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与左翼戏剧家田汉从相识到相知直至共同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故事。本剧以“倾听民众苦难之声”和“吹响民族救亡号角”为上下半场结构,融汇上海的都市风情和抗战的历史烟云,将聂耳激情而朴素的歌曲与音乐剧的现代演绎方式相嫁接,努力探求历史与现实、经典与大众的融通。

    《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山河破碎、国族危亡之际,它点燃起中华民族的百年悲愤发出那惊天怒吼,它激励起四万万同胞为抗日救亡而浴血奋战并最终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与自由。今天,我们将再以百年奋斗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更需弘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国歌精神!《国之当歌》正是这样一部以《义勇军进行曲》为核心主题并激扬浩然正气的音乐戏剧!

\"\"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