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相关高等学校、中职学校:
为增强职业学校学生创新创效、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发现、培育和选树创新创业人才,进一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根据团中央相关通知精神,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学生联合会决定联合举办2016年“挑战杯——彩虹人生”上海市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
一、大赛宗旨
倡树职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升创效能力、造就创业人才
二、组织机构
1、主办单位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
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
上海市学生联合会
2、承办单位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
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三、参赛对象
在2016年7月1日以前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各类中职学校(包括普通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和高职院校(不包括有高职的本科院校)在校学生(含技师学院高级工班、预备技师班学生)。
四、赛事流程
1、4月1日前,各参赛学校举行校内选拔赛,推荐优秀作品参加市级比赛,将《作品申报书》(见附件1)及正文的合订本一式四份报送大赛组委会秘书处,同时附电子版。
2、4月15日左右,进行书面评审并公布书面成绩。
3、4月22日左右,组织现场展示评审,评选市级竞赛获奖作品,决定入围全国竞赛的作品名单。
4、4月底,根据全国竞赛的相关要求,报送参加全国比赛的作品。报送作品数量依据全国比赛通知。
五、参赛方式
大赛分为中职组和高职高专组两个组别,其中,中职组比赛分为创意设计大赛和创业计划大赛两个类别;高职高专组比赛分创意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大赛、社会调研论文大赛四个类别。
1、参赛形式。参赛者可以个人项目参赛,也可自行组成学科优势互补、专业配备科学、人员结构合理的小组以团队形式参赛。参赛者均需填写《作品申报书》,经学校统一申报参加市级比赛。参赛团队人数不超过10人,每个参赛作品均需确定指导教师1名。
2、申报数量。每所参赛中职学校可申报3至6件作品,其中各类别至少申报1件;每所参赛高职高专学校可申报4至10件作品,其中各类别至少申报1件。
3、作品要求。申报参赛的作品必须于2016年比赛日期前两年内完成,可分为个人作品和集体作品。申报个人作品的,申报者必须承担申报作品60%以上的研究工作,合作者必须是学生且不得超过2人;凡作者超过3人的项目或不超过3人但无法区分第一作者的项目,均须申报集体作品。集体作品的作者必须均为在校学生。学生在国际大赛中获奖的作品、获国家级奖励成果的作品等不在申报范围之列。已参加教育部职业技能竞赛等部委赛事并获奖的个人和团体及作品均不得重复参赛。参赛作品须经作者本人或集体申报,并经本校科研管理部门审核确认。
参赛项目涉及下列内容时,必须由申报者提供有关部门的证明材料,否则不予评审。(1)动植物新品种的发现或培育,须有省级以上农科部门或科研院所开具证明。(2)对国家保护动植物的研究,须有省级以上林业部门开具证明,证明该项研究的过程中未产生对所研究的动植物繁衍、生长不利的影响。(3)新药物的研究须有卫生行政部门授权机构或具有同等资质机构的鉴定证明。(4)医疗卫生研究须通过专家鉴定,并最好附有在公开发行的专业性杂志上发表过的文章。(5)涉及燃气用具等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关用具的研究,须有国家相应行政部门授权机构的认定证明。
六、作品申报
1、创意设计大赛(中职组、高职高专组)。具体包括小发明制作或专业工具的改良创新、产品的功能优化或外观创新、工艺流程的优化创效或工作流程的优化等。申报作品既可以是实物,也可通过计划书的方式展示。侧重展示小发明、小制作和工艺革新、流程优化等内容。作品须附研究报告,并提供相关图表、试验数据、原理构图、外观图(照片),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参赛选手的研究能力、创意水平、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创业计划大赛(中职组、高职高专组)。具体包括已创业和未创业两类项目,即有创业意愿并已注册公司的创业项目和有创业意愿但未注册公司的创业计划。主要以创业计划书的形式展现,明确创业可行性、市场分析、同类行业竞争力等内容,要符合市场规律和创业规律,注重创新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3、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大赛(高职高专组)。生产工艺革新侧重具有理工专业技术项目,具体可包括机械与控制(包括机械、仪器仪表、交通、建筑等)、信息技术(包括计算机、通讯、电子等)、生命科学(包括生物、药学、医学、食品等)、能源化工(包括能源、化工、生态、环保等)等;工作流程优化侧重于财经文管等与管理、服务业相关的项目,具体按照所属产业类别分为财经商贸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流通贸易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金融保险业、文化艺术事业、公共管理和其他类等。大作品可以是生产工艺的革新、流程的合理化改进、降本增效的建议等内容,凸显在一线实际应用成果。
4、社会调研论文大赛(高职高专组)。以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为重点,结合日常调研和专业调研,就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焦点、难点等问题,提出理性建议和独特见解。具体内容可涵盖哲学、经济、社会、法律、教育、管理等学科类型(参考题目见附件2),侧重于发现并提出问题后的解决方案。可以是针对当下社会存在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提出思路性、建设性的方案类作品。
七、评审规则
大赛设立评审委员会,由主办单位聘请的相关学科的专家学者、企业家、青年创业典型等组成,依据公平、公正、客观的评审原则开展评审工作。
评审分为书面评审和现场评审两个部分,每件作品的成绩中,书面评审得分和现场评审得分分别占总成绩的60%和40%。
八、奖励
创意设计大赛、创业计划大赛、生产工艺革新和工作流程优化大赛、社会调研论文大赛各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大赛以学校为单位计算团体总分并排序。各等次奖项计分方法如下:特等奖作品每件计100分,一等奖作品每件计70分,二等奖作品每件计40分,三等奖作品每件计20分。如遇总积分相等,则以获特等奖的个数决定同一名次内的排序。如再遇相同,以此类推至三等奖。
同时,大赛设“优秀指导教师”奖,授予所指导的作品荣获特等奖和一等奖的老师,每件作品限报一名指导老师。
九、大赛组委会联系方式:
大赛组委会
联系人:张 昊 赵一铭
电 话:61690101
传 真:60827382
地 址:东湖路17号507室(邮编:200031)
大赛组委会秘书处(中职组设在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联系人:魏延秋
电 话:64077642
地 址:徐汇区凯旋路2050号上海市公用事业学校
邮 箱:gysyxxtw@yeah.net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2016年3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