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友会举行纪念建党 90周年座谈会
发布时间:2011-06-28 来源:

       6月19日下午,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友会举行纪念建党 90周年座谈会, 郑永泉、方伯华、石鸿祥、范洪涛、王银龙、张淳、秦丽、邵俊等30多位中华职校历届老中青校友聚首陆家浜路校友堂,抚今忆昔感党恩,饮水思源谈体会。上海中职校友会副会长、校友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华职校党支部组织委员、工会主席黄芸,党支部宣传委员谢朴园、党支部青年委员俞露和学生代表应邀出席座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屠城秋主持会议。
        上海中职校友会会长、石油机械科54届学长、新中国第一代石油技术干部陆海根首先讲话,他说,中国共产党90年的历史,波澜壮阔,无与伦比。一代又一代的中华职校学子中,不仅有许多人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置个人生死于度外,毅然投身于革命;更有一大批同学义无返顾地奔赴祖国各地,为建设新中国建功立业,奉献一生。今天纪念建党 90周年,回忆峥嵘岁月,总结风雨历程,教育年轻一代,十分有意义。
         中华职校是上海较早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影响的学校之一,黄炎培先生在创办的中华职校,一向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特别是爱国主义教育。黄炎培先生经常来学校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演讲。1939年9月,中职第一个中共党支部成立,从此在党的领导下,中职学生运动连绵不断。校内抗日救亡运动和爱国民主运动蓬勃发展。对此历届老学长都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校友会副监事长、机械科50届学长、当年中职地下党党员81岁的陈佩琛,重温了解放战争期间他加入党组织,开展革命斗争、迎接解放的一幕幕往事。解放后,陈佩琛调到团市委、团中央工作,1956年从团中央调到二机部(核工业部),成为亲身参与新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程的功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个人的今天”,这位17岁入党、有63年党龄的老学长把一生的经历作如此归纳。
      
  \"\"  

      今年80岁的48届商科学长顾德生介绍了他在党的指引下走过来的人生道路:1947年至1948年顾德生在中职地下党领导下参加学生运动。1948年7月份毕业,5月份就被新华银行录用。因为当时中职的商科学生口碑好,很行俏,银行又紧缺这方面人才。一解放,顾德生就加入共青团组织,1952 年他自愿报名支援大西北,还积极要求到最边远、条件最艰苦的新疆工作。1952年9月19日,顾德生满怀豪情告别故土,从上海出发到新疆焉耆,路上居然走了42天。顾德生在新疆工作了39年,从最基层的岗位一直到担任自治区人民银行副行长,1991年调回上海交通银行,1998年退休。顾德生在银行工作了整整50年,可以说是新中国金融事业的先行者和开拓者,50年风风雨雨,历尽艰辛沧桑,但顾德生无怨无悔,对党的信念始终没有动摇。
        上海中职校友会监事长、上海中职校友会原会长、当年中职地下党党员王先民谈了他最近通读《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二卷,以及阅读、观看纪念建党 90周年的书籍、影视作品的深切体会,他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大体上分为三大段,并用八首诗歌概括他的心得,其中第八首写道:“伟大光荣共产党,九十春秋奏华章,辉煌成就再前进,兴我中华万世长”。
      \"\" 

        入党30年的机械科47届学长、仪表行业高级工程师谈颂耆,在发言中也以诗歌表明心迹:“皓月当空照神州,无限风光不胜收,悠悠历史五千年,国富民强惟今有”;“千言万语理一条,党的领导立春秋,永远跟着共产党,更加奋发争上游”。
        62届学长丁寿康、54届学长周名亮同样作了精彩发言:90年的风风雨雨,90年的奋斗不息,昭示着一个道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成就今天的盛世伟业。我们永远跟党走,并衷心祝愿中国共产党明天更美好。
        “我幸福,我是中国人”,58届学长、原上海轻工业高等专科学校电工副教授许宝发在发言中把中华职业学校精神概括为八个字:“爱国,强国,团结,奋进,希望继承发扬中职精神。
        “中华职校有着光荣自豪的昨天、蓬勃发展的今天,必将会有灿烂辉煌的明天”。工民建专业90届校友、申城物业公司市场营销部经理张淳在发言中代表了新一代校友的心愿。
         
\"\"

         中华职校团委宣传委员宋胜勇同学说:为了迎接建党90周年,今年我校举行了一系列的纪念主题活动,如“红色寻根”巡访红色基地、了解党史风云主题实践活动、“百问烈士—穿越时空的对话”等等。在鲜花绽放的五月,学校又举行了 “展礼仪、彰红韵、魅力中华”为第12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同学们在激情演唱红色励志歌曲中,对祖国的自豪、感恩之心,油然而生。我们自豪,自豪我们是中国人;我们感恩,感恩那些为我们创造今天美好生活的先烈们,没有你们就没有如今的新中国,没有你们我们就不能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中学习,我们要将你们的精神代代延续,薪火相传。
       \"\"

         中华职校党支部青年委员、语文教研组长俞露表示,能够听到各位学长们丰富的足迹旅痕和深刻的人生感悟,收获很大。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中华职校黄仁、孙福元、周宝训、江竹筠、彭立人等学生为人民自由、民族独立,为建立新中国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中华职校英烈的英名将永垂青史,与日月同光。又如90高龄的德艺双磬的著名表演艺术家秦怡,他们都是中华职业学校的骄傲。
         是啊,复旦大学李登辉老校长曾经说过:“造就学生者为学校,而造就学校者则其学生也”。历届中华职校校友是学校光荣历史的见证,是传递学校文化和精神的使者,是学校不断发展的宝贵财富、无形资产和深层优势。老校友、老学长在革命年代和建设时期的贡献和创造,是中华职校非常难得的传统和历史资源,需要我们一代一代继承下去、弘扬光大。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