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地区同心温暖工程职业技能培训班2011年6日30日在中华职业学校开班。
根据中华职业学校与毕节信息工程学校的联合办学协议书,经过面试,来自毕节地区信息工程学校的首期41名学员在中华职业学校接受西式烹饪、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三个专业的近两个月的短期培训。
2010年,中华职业教育社联合13个省市的21所职业院校,在贵州省毕节市实施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项目采取联合办学模式,按照“三免一资助”(免学费、免书费、免住宿费和困难学员资助)的政策,每年帮助毕节地区3000名初中毕业生以“1+1+1”模式进入职业学校学习,实现“改变一人命运、增加一家收入、影响一个村寨”的目标任务。
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是践行黄炎培教育思想,体现中华职教社建设宗旨,继续实施温暖工程,以智力支持为特色帮扶毕节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项目实施一年来,逐步摸索出了一条由中华职教社主导,各部门协助支持,职业院校和各企业共同参与,举全国之力共同帮扶一个地区的新路子,深受当地群众欢迎。
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启动以来,上海中华职教社积极响应中央统战部和中华职教社的号召, 2010年动员中华职业学校、上海大众工业学校、西南工程学校3所职业学校参与毕节项目实施。中华职业学校承担任务后,专门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与毕节信息工程学校等多次互访、洽谈,把联合办学的招生、学员管理、学籍管理、学员资助、教学安排和推荐就业等各项具体工作提前考虑,落到实处。学校根据毕节学员的特点,度身定制培训课程、教学计划和内容,挑选德才兼备的骨干教师,放弃暑期休息,负责教育教学管理,周密安排学员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努力把他们培养成能到企业顶岗实习的人才。
学校委托学生处正副主任王卫平、潘锦仑等三名干部专程到毕节信息工程学校接受学员,然后,又一路护送学员坐火车33小时日夜兼程到上海。学员到校后,学校还组织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唐威校长、辅导员、班主任和管理老师与学员亲切见面。学校还给每位学员赠送了 T 恤衫等。
开班仪式上,上海中华职教社教育发展部毕鹏宇代表上海中华职教社讲话,向大家传达了中华职教社同心温暖工程毕节项目的重要意义,介绍了工程的基本情况,感谢中华职业学校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和安排,并期望学员一定要珍惜此次在中华职业学校的培训机会,使自己成长为社会的有用人才。
受学校邀请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的大学生实习就业联盟的秘书长丁平先生在开班仪式上介绍了目前上海的就业形势和就业者的竞争,并围绕“珍惜”、“责任”和 “奋斗” 三个关键词,对培训班学员提出了要求。
校学生处副主任潘锦仑、毕节随队老师朱国庆、班主任姜冰老师和朱莉老师也分别讲话,对学员提出了明确方向、调整态度、守时、守纪、守德等要求,希望学员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家庭和社会,实现“ 培训一个,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
唐威校长在开班仪式上与学员进行了诚挚的交流沟通,他指出,你们学员要感到骄傲:第一要为自己来自毕节这个革命老区、生态发展试验区、人杰地灵的地方而骄傲。第二要为来到中华职业学校这个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第一所用“职业学校”命名的职教历史名校而骄傲,中华职业学校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联合其他先贤创办的,从这里先后走出了邹韬奋、张闻天、顾准、徐伯昕、华罗庚、江竹筠、秦怡等杰出人才。第三要为自己成为同心温暖工程的学员而骄傲。同心温暖工程是为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贾庆林主席重要指示精神,由中共中央统战部直接组织和领导,由中华职教社牵头的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因此学员要珍惜这次宝贵的培训机会,珍惜与学校、与老师、与同学的缘份,团结互助,发奋努力,生活节俭,学有所成。
学员代表魏掌云在发言中说,我们在来上海之前,有好奇,有担心,也有害怕。来接我们的老师无微不至地照顾我们,中华职业学校的老师就像爸爸妈妈那样和蔼可亲,让我们忘记了所有的担心和害怕。我们发自内心地笑了。我们一定不会辜负大家的期待。
开班以来,学员们学习认真,遵章守纪,服从安排,各方面反应良好。学员们也较快地适应了上海的气候和环境,李鑫、李震、李华侨等学员说,我们怀揣着美好的梦想来到上海,来到中华职业学校。学校对我们考虑很周到,使我们感到温馨和踏实。学校安排的教学内容很丰富、实在,授课教师能针对我们的需要,使我们在专业技能、礼仪、心理适应 、劳动法规、职场素养等方面都受益匪浅。我们要珍惜每一天的学习、听好每一节课、做好每一份作业,争取多学技能,学好技能,回报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