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志》记载,中华职校校友会成立于1922年(民国11年)5月。1928年校友集资在校内建成校友会会所----校友堂, 1937年校友堂毁于 “八•一三”日军炮火,1947年由校友再度集资建造。校友堂目前将成为黄浦区的文物保护建筑。广大校友虽就读于不同年代,奋斗于各行各业,但都受益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华职校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教育传统,都情牵母校、情系同窗,浓浓的“中职情结”令人感叹。今年烹饪专业来了十二位新校友。有一位64届校友从杭州特地赶来参加年会。美籍63届校友徐惠芬参加年会时交了1000元会费。出席年会并帮助收会费的常务理事秦丽,路上来回也要化四个小时。
年会由陆海根会长主持。屠城秋副会长兼秘书长汇报了校友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显示出基础工作不断深化,班级活动丰富多样,敬老工作继续坚持,海外校友联系加强,联络员网络得到扩大,从62、64届校友中增补了理事,等等。尤其是根据上海中华职校校友会和中华职校关于加强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的倡议,与母校共同举办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研讨会认真务实,得到上海市委统战部“上海统一战线” 等媒体的关注。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与母校共同举办了纪念建党90周年座谈会,也开得非常成功。屠城秋副会长并介绍了校友会明年的工作思路。老学长陆善华汇报了校友会一年来的财务收支。
上海中华职教社副主任胡忠泽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上海中职校友会一年来所做的工作,也非常赞同校友会明年的工作思路。胡忠泽副主任说,上海中华职教社与黄炎培故居等单位协助电视台摄制了纪录片《辛亥革命在上海》,其中反映
胡忠泽副主任介绍了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会员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上海社副主任胡忠泽等代表出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张榕明当选为研究会会长,上海六位代表当选为研究会理事等情况。介绍了上海社的一些工作安排,如筹备成立上海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发起纪念中华职教社立社95周年征文,出版纪念文集,组织纪念座谈会,配合总社摄制专题片等等。他希望广大中职校友积极发挥作用,参与有关活动,写下方方面面的宝贵文字,回忆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和体会,见证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并祝上海各位中职校友快快乐乐,健康长寿。
中华职校
唐校长说,为使黄炎培职业教育精神能够绵延不绝地传承下去,在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正在认真规划对百年历史名校文化底蕴的挖掘和展示。规划中的学校文化展示将包括百米长廊、炎培广场(暂名)、校史陈列室等区域,通过物化的形式积淀、承载、浓缩、呈现中国近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华职业教育的文化底蕴、传统精华,使其不断传承下去。学校还将继续推进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作为指导办学、指导改革与发展的源头活水。
唐校长强调指出,历届校友是学校风雨历程的见证,是传递学校文化和学校精神的使者,广大老校友、老学长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以及在中华职业学校的成功实践有着切身的感受和深厚的感情,广大老校友、老学长在中华职业学校的经历以及毕业后的足迹旅痕、社会贡献和人生感悟,都是学校独特的文化资产,需要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弘扬光大。
为研究、宣传并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为积淀文化,薪火相传,教育一代又一代中华学子,唐校长代表学校向广大历届校友发出征集校史、校友资料的倡议。他热切地希望广大校友积极回忆并撰写自己在中华职业学校的读书经历和人生旅程,寻觅自己身边有关的照片、实物、文献资料,提供给母校;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关心、支持和参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使百年老校成为社会满意、学生喜欢的符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精髓、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职业学校而共同努力。
吴仲信名誉会长对母校发生的巨大变化深表感慨,对上海中职校友会成立26年来四届校友会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数家珍,对一年来校友会大量的联络、组织、沟通、服务,尤其是非常成功的班级活动充分肯定,希望中青年校友的力量更加壮大。他提出校友积极参与纪念中华职教社立社95周年征文,与为母校提供校史、校友资料是基本一致的,每位校友亲历的回忆、心得体会,都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反映,是中华职教精神和传统的反映。
会后,44届至64届的各科校友举行了班级聚会。中华职校2011级的31名风华正茂的学生承担了年会、班级聚会和午餐的志愿者服务。只要有校友到来,他们便马上热情地迎上去,引导指路,搀扶上下楼梯,倒茶端饭,令老学长们感动不已。志愿者唐吟秋同学说,“从迈入中华职业学校的那一刻起,我们都成为中华职业学校的校友。无论跨越多少年,也无论是否相识,我们都是中华职业学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