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心理”调试思维方式 用行动善待每一个学生
发布时间:2012-11-27 来源:

-------我校举行校本培训第三次讲座

    2012年11月23日下午三点三十分,主题为“善待每一个学生”的积极心理学校本培训在103会议室开讲。来自上海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协会的蒋薇美研究员担任主讲。

    颇谙心理之道的蒋老师先用两个故事起头-------主持人崔永元在回忆幼时对数学“感冒”的原因、成名后发怒于小贩调侃算西瓜价钱等事件后,著书说出《一位名人对教师的请求》:“您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举动或许会了断学生的一门心思,让他的生命少开一扇窗”;汤普逊老师与学生泰迪.史塔特的故事如同PPT配乐般拨动人的心弦,“思考如何当孩子生命中的贵人”的要求回响在耳畔,泰迪的感恩、成功与汤普逊老师的尽心、用心无不彰显着积极心理的巨大魅力。

    以故事为切入点的讲座方式立刻抓住了在场老师的眼与心。接着,蒋老师进入正题----从积极心理学的诞生、基本思想、理念与态度及创始人的实验为我们解读了积极心理学的深奥内涵: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末西方兴起的,以研究人的优势和幸福为内容的学科;其基本思想是强调人的本性趋于积极,提倡乐观风格并对问题作出积极解释;它要求老师无条件接纳学生,在人格上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让学生相信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创始人塞里格曼从动物的习得性无助实验中得出了人同样有习得性无助和人也可以获得习得性乐观两个推论。后者的意义非凡,奠定了积极心理学的基石。

    随后,蒋老师出具了一项关于1967---2000年心理文摘的调查:人们对愤怒、沮丧、抑郁的研究远超“快乐、满意、喜悦”,它们之间的比例达到了21:1。面对这一数据,她分析道:尽管积极心理学拥有无限的正能量,多数人也认可积极是人类固有的一种重要本性之观点,但现实中人们往往更关注消极情绪的探讨。“记得一位学生曾用‘老师的眼光是探照灯’来形容师者心理对其的情绪影响。可见,老师的语言、举止、行为甚至是肢体动作无时无刻不在向学生传递着信息。作为老师,我们的当务之急是要‘学会转变关注视角;学会转变思维方式;学会接受不快乐而变得快乐’。” 蒋老师语重心长地给出建议。

    “一份生日礼物所引起的……”故事是蒋老师为本次讲座准备的“结束曲”,有意无意间倒也暗合“首尾呼应”的文章结构。积极的心理鼓励在学生的周记本、老师的记事本、班级的评语本上倾泻流转,如同阳光抚慰着学生期待的心灵。“用平等、亲和、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我们将会收获内在饱满、情感丰富的颗颗‘硕果’。”

    理论+实例的心理讲座生动有趣、发人深思,它让所有聆听者在感动、共鸣等思绪交叠中对“相信学生能力、给予学生自尊、魅力感染学生”的积极心理过“耳”难忘,并终将激励我们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以更为“积极”的行动善待每一位学生,为每一位学生的终身发展而殚精竭虑!

 

 

分享到:
相关信息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