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上午,550多位中华职校历届老中青校友汇聚母校,参加上海中华职校校友会2011年年会。
上海中华职教社教育发展部部长马开年受上海中华职教社领导的委托,出席年会并讲话。上海中华职教社原主任、上海中职校友会名誉会长吴仲信,上海中华职教社原副主任生杰灵,上海中华职教社原秘书长、上海中职校友会监事长王先民,上海中职校友会指导委员会主任郑永泉等和中华职校常务副校长唐威,中华职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马言标,上海中职校友会副会长黄芸等出席年会。
据上海中职校友会介绍, 1926年初,潘仰尧校长倡导组织校友会,发动师生和校友捐款集资建造校友会会所(即校友堂),成立校友会会所建筑委员会。1928年4月校友堂竣工。1937年校友堂毁于 “八•一三”日军炮火,校友会在上海的会务暂告停顿。抗战胜利后,1946年12月15日校友会在浦东大厦复会,黄任老亲赠贺词。1947年7月1日起历时五月重建校友堂。1985年6月16日上海中职校友会在上海科学会堂再度复会。校友堂目前正在申报黄浦区文物保护建筑。广大校友虽就读于不同年代、不同专业,奋斗于祖国各地各行各业,但都受益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的中华职校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教育传统,都心牵母校、情系同窗,浓浓的“中职情结”可圈可点。
年会由上海中职校友会会长陆海根主持。屠城秋副会长兼秘书长汇报了校友会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显示了基础工作细致务实、班级活动形式多样,《中职校友通讯》内容丰富发行面广,与新校友和海外校友的联系得到加强,敬老工作继续坚持等特色。尤其是在纪念中华职教社立社95周年前夕积极组织发动校友参加征文,有七篇文章在上海中华职教社网站和《责在人先——中华职业教育社立社95周年纪念文集》(上海交大出版社出版)上发表。为迎接95周年校庆,校友会编写完成了上海中职校友会会史,成立了校友资料征集工作组,征集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和实物,同时继续加强对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研究,与母校共同举办了第二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等等。
屠城秋副会长还介绍了校友会明年的工作思路: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动力,以主动配合校方将95周年校庆办成热烈、隆重、富有时代精神的庆祝盛会为重点,同时开展班级活动,组织第三届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等。
上海中华职教社教育发展部部长马开年热烈祝贺年会的成功举办,非常敬佩上海中职校友会一年来所做的八个方面的大量工作,敬佩校友会同志年龄虽高但是工作热情更高、工作能力强、安排活动多、工作量大、活动方式生动有效。他强调组织的活力在于活动,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班级活动为基础,做好日常联络,使上海中职校友会始终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老校友们积极投入纪念中华职教社立社95周年征文和中华职校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讨会活动,文章有深度,观点有新意,给人印象深刻。他也非常赞同校友会明年的工作思路,指出,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任务,希望校友会组织广大校友认真学习和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学习与校友会的工作和活动结合起来,座谈交流学习体会。上海是中华职教社的发祥地,为纪念中华职校建校95周年,史料和实物的征集和抢救迫在眉睫,他希望知情的老同志老校友能主动联系,提供信息,并为上海建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分会等工作谋策建言,献计出力。
中华职校党支部副书记、副校长马言标代表学校领导班子感谢新老校友回母校,使母校蓬筚生辉。希望广大校友一如既往地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关心、支持和参与母校的建设和发展,为使百年老校成为社会满意、学生喜欢的符合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精髓、符合现代职业教育需求的职业学校而共同努力。希望建校95周年校庆组织得更有传承职业教育深厚文化的深远意义,希望校友会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祝各位校友健康长寿。
吴仲信名誉会长说,今天有550多位历届校友欢聚母校,说明大家年龄越来越大,非常珍惜一年一度的年会。各位校友对母校不断的发展变化,对母校为迎接95周年校庆而做的编写校史、收集校友资料等有关工作都感到非常高兴。对一年来校友会所做的大量的扎实的联络、组织、沟通、服务等各项工作表示非常肯定。希望各位校友积极为纪念建校95周年提供亲历的资料,为传承和弘扬中华职教精神和传统贡献余热。吴仲信名誉会长本人就向母校捐献了黄任老给他的亲笔题词等珍贵文物。
41届至64届的各科校友还举行了班级聚会。
母校2011、2012级的50多名花季年龄的学生承担了年会、班级聚会和午餐的志愿者服务。
只要有校友到来,他们便马上热情地迎上去,以“爷爷”、“奶奶”亲切招呼,接待签到,递送材料,引导指路,搀扶上下楼梯,倒茶递水,令老学长们感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