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由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办的“中华职业学校原址”纪念牌揭幕式,在陆家浜路918号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陆家浜路校区“中华堂”内隆重举行。
中华职业学校原址是不可复制的宝贵历史遗产。此次揭牌源自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吴仲信等几位老同志怀着对职教社事业的炽热情感,提出关于“在中华职业学校陆家浜路原址立碑纪念并申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议,旨在保护、发掘和利用宝贵的历史遗产,赓续历史文脉,在新时代更好传承中华职业教育社办学育人光荣传统,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建强“中华牌”学校。
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华职业学校
中华职业学校原址及初期建校旧照
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知名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发起创立。立社之初,职教社先贤们就高度重视通过兴办学校来探索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路径和人才培养模式。1918年,中华职教社在上海南市陆家浜附近(今陆家浜路918号)创立中华职业学校。
“职教源”的故事
中华职业教育社的问世是顺应时代之举,创始人黄炎培用一生为职业教育而“求索”和“致用”。
时值20世纪初,尽管职业教育对于国人而言相当陌生,但在全球范围内正经历着如火如荼的改革和发展。1914年“美国连续颁发相关法律促进职业教育”的新闻引起了黄炎培的注意,他决定赴美考察,向外取经。身兼游美事业团调查员和《申报》记者双重身份的他,在3个月的考察期内先后访问了25座城市的52所学校,拜访了发明家爱迪生,还广泛接触了当时先进的技术产品,思想上产生了极大的触动。他认为,针对当时中国最重要最困难的百姓生计问题,“根本解决,惟有沟通教育与职业”,并深信这是教育救国的唯一方法。发展中国职业教育的计划随之而来。
1917年5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职业教育团体——中华职业教育社诞生。黄炎培被选为办事处主任,作为实际领导者推动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发展。中华职业教育社不仅得到了蔡元培等教育界人士的关注和响应,同时也吸引了张謇、陈嘉庚等工商界名流的支持与参与。
职业教育迎来了勃兴的新阶段:发展前景在哪里,如何改革才能让职业教育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1918年6月,中国第一所以“职业”命名的学校——中华职业学校成立。学校以“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劳工神圣”,倡导“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的治学方略,强调“铁的纪律、金的人格”来培育时代英才。
上图:1918年6月16日《申报》
下图:1918年9月10日《申报》
职校在办学方针和办学形式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教师设科注重调查,走访附近小学学生家庭。建校初期开设铁工、木工各科,此外还增设珐琅科、纽扣科以抵制西方对华的倾销,并陆续开设了商业、职业师范、文书、机械制图、土木,化工、石油机械等科。各科设置的课程一般分三类:普通学科、职业基本学科、职业专门学科,初中课程注重基本技能与基本知识,高中课程侧重各本科理论、实习与实验。职校还附设有实习工厂,后来发展成为中华珐琅厂和中华铁工厂。
难能可贵的是,中华职业学校并不直接颁发毕业证。待到学生工作半年至一年左右,得到雇主企业的认可,才能凭借工作成绩单和企业认可证明获得毕业证。正是有这样的办学精神和高质量教学水准,学校虽自诞生之日就屡遭非议,但最终还是赢得了家长、学生及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1923年,中华职业学校教职员工合影
中华职业学校开创了中国职业教育的先河,也是上海唯一一所逾百年历史的职业学校。
中华职业学校不仅是中华职教社的首个实验基地,而且是我国第一所现代意义的职业学校,被誉为当时国内“最富有试验性学校”。
上图:1948年中华职业学校地图
下图:1948年中华职业学校航拍图
百年来,中华职业学校始终践行先贤初心、办学成果显著:开设留法勤工俭学预备科,为中国共产党培养了一批优秀干部;倡导“劳工神圣”,先后邀请陈独秀、李大钊演讲,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地、青年学子革命信仰的启蒙地;恪守“双手万能、手脑并用”理念,为社会培养了华罗庚、顾准、秦怡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职业学校转为公办,先后经历了院系调整和迁址办学。1953年,中华职业学校改名上海轻工业学校(后改名上海食品工业学校)。
1953年,上海轻工业学校校门
1962年9月,由胡厥文、刘靖基等一批上海工商界爱国人士出资,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市委统战部主办、市高教局承办,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沪光职业学校”在陆家浜路914号(中华职业学校原址)开学,该校就是上海商业会计学校的前身。
1962年9月23日《文汇报》
沪光职业学校简介
1965年7月,沪光职业学校由当时的上海市第一商业局接办,改校名为上海商业会计学校,依然秉持“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的办学思想,坚持立足行业企业、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1990年代开始,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上海商业会计学校陆续开设热门专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许多学生成了证券公司的“抢手货”。
1992年7月15日《文汇报》
百年来,从中华职业学校到如今的上海商业会计学校,这里始终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并且为中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