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0日,中华职业学校17级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2班的同学们在专业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了上海自然博物馆,品鉴了一堂生动的构成课——《寻找博物馆里的构成》。
学习活动开始之前,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本次考察自然博物馆的目的和任务,并推荐了部分有特色并对完成学习任务有帮助的展厅。
我们跟着老师的步伐,来到了“缤纷生命”展厅,这里的展品陈列从多个角度结合了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从大件野兽骨骼到微小生物标本,时而疏密、时而重复特异、时而渐变发散,井然有序、美观巧妙。如林奈实验室里陈列的生物分类,都遵循了平面构成的形式美和规律美法则,同学们不禁走近橱窗静静欣赏,不时发出赞叹。
来到“贝与螺”的展示橱窗,“为什么所有的贝、螺都是6个一组进行陈列,而非单独展示呢”?老师的提问引起了同学们热烈的讨论,这是重复构成整齐划一的队列美感。老师还引导大家积极思考展台布置运用了什么方法,剖析设计师们布置展区时的心理活动。同学们沉浸在展览中,静静地感悟如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的方法和技巧。
“蝴蝶阵”和“犄角林”,这是大家都非常喜欢的展区作品。“蝴蝶阵”是由数百个蝴蝶组成的同心圆发射构成,仔细看内圈蝴蝶往外飞,外圈的蝴蝶向里飞。除了陈列的方式之外,色彩的运用以橙蓝补色搭配,掺杂一些绿色和黄色过渡,既鲜艳又神秘。“犄角林”被挂在12米高的墙上,展示了35种62件动物的犄角,一眼望去,呈现了“万马奔腾、犄角争锋”的景象,把鹿角、牛角、羊角,利用渐变构成的特点进行排列,气势宏大、叹为观止。
这次上海自然博物馆的构成学习之旅,每个人都沉浸在展区设计构思的创意与思考中,意犹未尽,让大家真切感受到了专业学习的乐趣和意义,更加坚定了专业发展的方向与决心。